时间:2025/2/27 9:14:00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谈“郭久麟现象”
文/庆豹
笔者爱看国际新闻和世界博览。每当看到国际政坛和学术会议上那一个个、甚至是一片片发亮的秃顶时,每当看到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课堂上与实验室里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老学者、老专家时,就心生感慨:这些老人,真是宝刀不老,老有所为呀!
笔者因此想到了老朋友郭久麟教授。他2004年62岁时自四川外国语大学退休。退休前,他已出版了《随卫敬爱的周副主席》、《陈毅青少年时期的故事》、《罗世文传》、《少年罗世文》等多部传记文学著作;出版了《郭久麟散文集》和诗集《爱的琴弦》;还撰写出版著了《散文知识与写作》、《文学创作灵感论》、《论贺敬之的诗》,以及《传记文学写作论》、《传记文学写作与鉴赏》等理论著作。已经是资深教授和著名的传记文学作家。
但他还不想赋闲退休!他当即写了一首《六十述怀》:“倏忽花甲心不甘,雄心再振六十年。晚霞更比朝霞艳,攀上人生至高点。”不久他就应邀到民办的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任教,一干就是11年。在11年中,他为育才学院主编了6部教材,由全国一流出版社向全国发行。教学之余,久麟笔耕不辍,陆续推出了十余部皇皇巨著,总字数在400万字以上。
2009年,久麟经过多年酝酿,又花三年多的时间反复研读、比较、精选,将现当代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一部一部地进行评析,又对20世纪传记文学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观照和梳理,研究其总体的发展趋势和脉络,最后写出了40多万字的传记文学史巨著《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该书出版,受到学术界好评,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前会长、中国青年出版社前总编王维玲指出:郭久麟这部大作“对中国20世纪传记文学作了历史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和评价,对中国20世纪传记文学的精品作了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该书气势宏大、内容丰赡、见解独特、论述深刻。它的出版是传记文学史上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著名传记文学评论家全展教授指出:“可以说,《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无论是从论题的开拓,规模的宏大,建构的完整,内容的丰赡,还是从论述的公正、深刻,见解的独到、新颖,还是文采的生动活泼,史料的丰富充实上看,都可称之为中国传记文学研究的‘世纪之作’,是一部扛鼎之作。我相信,这部著作是中国传记文学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程,填补了传记文学研究方面的空白。”
2012年,年届七旬的郭久麟同原深圳文联主席张俊彪先生共同主编出版了170万言的《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这部史典的最大特色是融入了久麟自己的一些新观点、新思路,实现了他个人的夙愿和抱负——即把传记文学推崇为独立的文学文体,并与传统的六种文学文体并列,以构成新的文学史结构。这部史典打破几十年来文学史惯用的时间结构,而代之以按20世纪诗歌史、小说史、散文史、报告文学史、传记文学史、戏剧史、影视文学史和港台及海外华人华文史八个篇章的板块结构,可谓独辟蹊径,大胆创新。久麟不但担任主编,还独立撰写了其中的“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发展史”和“中国二十世纪诗歌发展史”两篇共40多万字。出版界、读书界皆认为这是一部具有独创性、开拓性的大型史典。
郭久麟更大的成就是在传记文学创作上。退休以来,郭久麟连续出版了5部传记文学著作,字数在250万字以上。2011年,郭久麟出版《从牛圈娃到名作家——张俊彪传》,展现了深圳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著名作家张俊彪从贫苦农村走向文坛高峰的奋斗历程和坎坷经历。传记出版后,数位专家撰文高度评价。
2012年,郭久麟出版中国当代著名女诗人、女作家柯岩的长篇传记。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前局长严昭柱在《柯岩传》序中说:“郭久麟在传记文学领域笔耕不辍30多年,以作家的才华与学者的睿智,在创作和研究中都获得了丰硕成果。他新近创作的《柯岩传》,熔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是当前传记文学创作难得的上乘佳作。”
2014年,郭久麟出版了几易其稿的《从小八路到大诗人——雁翼传》,这部42万字的中国著名诗人传记由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桑逢康、改革家万里先生的儿子、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万伯翱及邯郸学院院长杨金庭作序,给予了很高评价。
2016年4月,郭久麟应西南大学邀请于2015年深入采访、精心撰写了48万字的《袁隆平传》。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在《袁隆平传》序言中说:“郭久麟先生是中国当代集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于一身的为数不多的几位有影响、有成就的专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著有十余部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和传记作品。......令我敬佩的是,他在古稀之年,不但在袁隆平读小学、中学、大学的第二故乡——重庆深入调查采访,而且精心构思立意潜心写作,写出了《袁隆平传》。今读其作,果不其然,是部好作品,是众多《袁隆平传》中的一部可以留下来让读者回味和感动的优秀的正传。”
2016年4月,郭久麟还出版了另一部大作《梁上泉评传》。著名诗评家刘扬烈在《刻得青山与河川》一文中说:“郭久麟的《粱上泉评传》写得全面深入,色彩鲜明。全书50余万字,洋洋洒洒,纵橫捭阖,资料丰富,论述有序,对上泉的创作进行全面评价,对诗人的人品及如何攀登诗歌艺术的高峰,作了全面、客观、公正的评论,其中不乏久麟的独到见解。”
2015年1月,郭久麟在80年代就构思动笔的长篇历史小说《风流帝王》终于出版了,他称之为长篇历史传记小说。现在,久麟正着手将《风流帝王》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剧本。
2015年12月,郭久麟同时出版了他的第2本散文集《探秘女儿国》和第2本诗歌集《锦江恋歌》。《锦江恋歌》的序言是著名诗人梁上泉和诗评家万龙生写的,梁上泉在序言结尾说:“郭久麟的《古稀抒怀》表达了他以文为命、以诗为魂的人生追求和为民族英雄塑像、为中华腾飞讴歌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2017年和2018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又推出《聚焦郭久麟》、《文心探秘——郭久麟文论选》和《耀眼的星座——郭久麟中短篇报告文学选》三部作品。
2022年,郭久麟出版了100万字的长篇自传《文学朝圣之旅》。该自传一出,即受到传记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先生说:郭久麟先生的《自传》,不仅是他本人的人生百科全书,也是当代中国文学人的百科全书。作者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并有意识地把自己作为时代前进和发展的见证人,这就使这部自传成为了一部意境高远、内容丰沛、又非他纯粹个人化的“自传”;而是通过“自传”来为我们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立传”的“自传”!这就使这部自传带上了史诗的韵味和气象,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厚重的时代内涵和深邃的美学意蕴!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荆门理工学院教授全展说:读《郭久麟自传》,很容易让人想起刘白羽的《心灵的历程》和王蒙的《王蒙自传》它们都是百万字的长篇巨制,都是袒露心灵,有思想内涵、厚重历史和鲜活人物形 象的优秀自传。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学院前政委、评论家斯原先生说《郭久麟自传》是一部人生的画卷和生活的教科书!
2024年1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郭久麟撰写的《德艺双馨的花鸟画大家——方凤富》,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平为其作序,给予了高度评价。
退休十余年间,郭久麟出版了500多万字,十余部著作。郭久麟取得的累累硕果,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10年和2012年,重庆作家协会与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分别同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和四川外国语大学联合召开了两次“郭久麟传记文学研讨会”;2015年6月河北省雁翼研究会在邯郸学院召开了“郭久麟《雁翼传》出版座谈会”;2015年12月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在北京外经贸大学召开“传记作家郭久麟专题研究”;2016年4月17日中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先生出席《袁隆平传》首发式,郭久麟在首发式上讲话;2016年5月27日,重庆作家协会与重庆市文史馆联合举办了“《梁上泉文集》《梁上泉评传》首发式暨研讨会”,市委宣传部领导及数十位专家学者发言。在“2016年度十大渝版图书评选”活动中,郭久麟的《袁隆平传》被评为第五名,为七旬老人争光,同时更佐证了“郭久麟现象”之不虚也!
我想强调的是,这些成果都是在他退休之后,甚至是在他七十高龄以后所取得的。退休之后的十几年,成为郭久麟创作的高峰期,黄金时期。或许有人会问:郭久麟为什么能够宝刀不老,文思泉涌,诗思敏捷?这首先是源于他家族的优秀的基因;其次应归功于他青年时代在重庆一中和四川大学中文系得到的严格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其三是他对文学事业的深入骨髓的热爱;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热情追求的心态和每天读书写作的良好习惯。他在《题七十生日》诗中说:“六十不稀罕,七十正当年。写诗又作文,再把宏图展。”诗言志,久麟完全实现了自己的志向。重庆文学界许多朋友议论说:郭久麟以50余年,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所取得的累累成果,为我们重庆文学界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郭久麟现象”。“郭久麟现象”是值得研究的。
笔者研究“郭久麟现象”的初步心得是:凡致力于工作、致力于创作、致力于创造、致力于奉献者,心态就不会很快衰老;这就是最大的“养生之道”。让我们学习郭久麟不服老的精神,像他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焕发青春,鸣奏出各自的为霞满天的华章吧!
(庆豹作者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
主编:薛钦泽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