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6 13:11:41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新文网-北京12月6日电(图文/罗解难)12月4日是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他被称为军神是当之无愧。老兵方阵邮简平台特意发布了纪念刘伯承诞辰130周年邮简。
看到邮简发布的消息,我不禁想到2017年8月去泸州时,参观龙透关的情景。龙透关是泸顺起义的纪念地。萧克将军题词“泸州起义纪念碑”,高高地耸立在龙透关上。泸顺起义的总指挥就是刘伯承。
说实在的,当时我是第一次听说泸顺起义,特别是听说开国上将之首萧克将军说道:泸顺起义是南昌起义的一次预演,我感到很震惊。参观龙透关之后,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史、军史的教育。再通过搜寻网上资料,得知刘伯承是泸顺起义的总指挥,比较清晰地了解了泸顺起义的经过和意义。
刘伯承是1926年5月,经童庸生、杨闇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1926年9月28日,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中共重庆地委与国民党临时省党部名义召开军事会议,提出响应北伐会师武汉的口号,决定成立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刘伯承为总指挥。随后,国民党中央接受吴玉章的建议,委任刘伯承以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身份全面负责四川军事运动。朱德、陈毅也先后到四川加强对军阀杨森的争取工作。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重庆地委在书记杨闇公主持下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由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并制定了发动起义的具体方案:策动驻守合川的黄慕颜一个旅,驻守顺庆(今南充)的秦汉三、杜伯乾两个旅,驻守泸州的袁品文,陈兰亭、皮光泽三个旅,共同举行起义,以顺庆为根据地,创建以国民革命军为番号、由中国共产党实际控制的军队,先在川中站稳脚跟,然后或与北伐军会师武汉,或到川陕边接应冯玉祥部,配合北伐。
从12月1日开始,起义按计划先后在泸州、顺庆等地爆发。起义部队很快占领了泸州、顺庆两城。12月10日,拥有7000多人的黄、秦、杜三支起义部队在顺庆集会,推举刘伯承正式就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起义爆发后,四川各派军阀急忙调兵遣将进行镇压,致使泸州的起义部队未能按计划到顺庆会师,已会师顺庆的三支起义部队陷于孤军无援的困境。刘伯承率军经过艰苦的转战,于12月下旬退至开江。
1927年1月下旬,刘伯承奉命到泸州重整起义部队。
“古龙透关”这道关隘曾是通向泸州城内唯一的陆路通道,见证了泸顺起义最悲壮的历史。
在泸州期间,刘伯承整顿部队、严肃军纪,向起义官兵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泸州起义军气象一新,士气大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四川军阀刘湘等奉蒋介石密令再次围剿泸州起义部队。4月13日,四川军阀刘湘等拼凑了“川黔联军”扑向泸州。刘伯承亲临龙透关阵地,率部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敌军三次猛攻。
从1926年12月1日起义开始到1927年5月16日,泸顺起义历时167天。其中据守龙透关的48天是战事最为激烈的时期。起义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失败。
1927年5月,刘伯承分析了当时泸州的处境后,为保存革命实力起见,决定撤走。撤离泸州之时,刘伯承留下一段话:“我从19岁参军,如今已经打了17年的仗了,几起几落,每次战到最后,总是只剩下我一个光杆司令,只身出走。我刘伯承到现在也没有倒嘛。”这体现了一位革命者对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惧艰险斗争的英勇精神。
起义失败后,朱德、刘伯承、吴玉章、陈毅等泸顺起义领导人,先后抵达武汉,与周恩来等讨论总结泸顺起义的经验教训,此后他们转赴江西,参与领导了建军之战——八一南昌起义。
在党史上,对泸顺起义有一段专门的评价:“泸顺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力图掌握武装的第一次勇敢的尝试,是牵制敌人配合北伐的重大军事行动,同时也是有力地推动了四川的革命运动的发展,成为党在大革命时期争取改造旧军队的一个范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
泸顺起义奏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的先声,为南昌起义的发动和人民军队的创建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泸顺起义总指挥刘伯承功不可没!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雕塑:刘伯承、叶挺、周恩来、贺龙、朱德
我父亲黄霖在八一起义时,是贺龙20军特务营一连连长,虽然没有直接在刘伯承手下工作,但因刘伯承当时是南昌起义参谋长,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威信很高,故父亲在回忆八一起义的经历时,对刘伯承表示非常敬佩!
1950年刘伯承为南昌八一起义题词▲
永远怀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奠基人之一刘伯承元帅
作者:罗解难系原南昌市首任市委书记兼南昌警备司令部政委、江西省原副省长黄霖之女。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