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全国两会重庆声音丨冉冉代表:建立文艺创作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伦理规范

时间:2025/3/12 8:43:30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AI)的内容生成能力爆发式提升,给文艺创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之时,也对传统创作的伦理规范构成了巨大挑战。AI技术的快速迭代一方面对文艺创作的“人文底线”造成了冲击,引发署名权归属、原创性认定、版权争议、文化价值判断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文化快餐化”的风险,使创作沦为单纯的技术输出而丧失了人性的温度。

有鉴于于此,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知联会副会长冉冉表示,应探索制定文艺创作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伦理规范,让AI协助式创作发挥更多创新性可能的同时,坚守相应的人文底线,促进文艺市场健康发展。

冉冉建议,应统筹联合国家相关部门与社会力量,共同商讨制定《文艺创作AI技术应用伦理规范》,明确要求AI生成内容呈现相关标识,并在AI艺术平台增加“AI生成”强制标注功能。此外,应规定相关作品不得以人类作者单独署名,明确界定AI技术在文艺创作中的应用范围,完善处罚机制,对违规行为依法进行追责。

在教育领域,冉冉建议在部分重点高校的艺术类专业试点“人机协作创作”学分课程,教授AI技术基本原理、AI文艺创作、AI伦理规范等内容,鼓励高校与AI技术企业合建“人机协作创作实验室”,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

针对文艺创作领域AI生成内容的版权争议,冉冉建议完善文艺创作的版权保护机制,制定明确的版权归属规则,敦促相关企业建立完善的版权认证和保护机制。在AI应用伦理监管方面,则应广揽文艺界、科技界、法律界的专家,成立人工智能应用伦理委员会,负责对文艺创作领域AI技术应用的现状评估和伦理监管,并畅通开放、透明的社会监督途径,形成体系化的协同监管机制。

主编:薛钦泽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