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短篇小说|我是温朝钟

时间:2020/11/21 15:52:36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文网重庆讯(文 王雨)1910年末,年轻的宁继兵、范晓梅夫妇在涪州搭乘一艘歪屁股木船从乌江逆水上行,经彭水县辗转到达黔江县酸枣乡。这里群山卓立,奇峰灵秀。其中一山名凤池山,形似展翅的凤凰,头尾翅爪惟妙惟肖,可见“公公背媳妇”、“神仙背背篓采药”、“孩童背书包上学堂”等山势奇观。上山仅一条人工开凿的小道“挂壁路”,似挂在崖壁上的一道门帘。途中荆棘丛生,巨石阻拦,有的地段需要爬行方能通过。“贴耳岩”尤其险峻,岩下是万丈深渊,只能手抠岩缝,身贴断壁,踩在一脚宽的石道上慢步移动。

宁继兵是经范晓梅动员前来的,一路紧护新婚的妻子,提心吊胆。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是山区,多为土家族苗族人。宁继兵领教了这一路的艰辛。

终于上山,眼前一汪池水清澈幽绿。范晓梅气喘吁吁:“继兵,这是‘天生池’了,呃,你看!”宁继兵顺她手指的方向看,但见古柏参天,寿岩高耸,一座飞檐寺庙隐藏其间。范晓梅拍手说:“那是‘观音寺’了……”话音未落,几个头缠白帕的壮汉围来。宁继兵害怕,紧护妻子,拧眉攥拳。范晓梅察言观色,镇定抱拳:“焚香三柱。”其中一个汉子抱拳回道:“保国保种。”双方就都热情。这汉子自我介绍说他叫谭建邦,飞步朝“观音寺”跑去。其他几个汉子陪了他俩跟去。

他俩是受命前来协助黔江起义的。

“观音寺”内清静,有小和尚持帚清扫庭院。早有个穿长衫的年轻汉子抱拳迎来:“哦,范晓梅来了,一路辛苦!”看宁继兵,“你也辛苦,我是温朝钟,就盼你们来!”抚短须笑。范晓梅抱拳说:“他是我丈夫,叫宁继兵,刚加入同盟会。”说了主盟的指示,“温先生,你是声名远播啊……”在同盟会的一次秘密会议上,她认识了温朝钟,这次来前,主盟杨沧白又给她详细说过温朝钟。温朝钟,字静澄,土家族人,幼赋天资,志量不凡,他看到满清政府腐败,外侮日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放弃举子业,于经史外旁搜博采,以谋救国图存之道,探讨社会改革之策。清光绪三十年,他考入黔江县学,友人向他祝贺,他说:“这是清廷的牢笼术,有什么荣耀?”弃学回家,自耕而食。空闲时遍览百家之说,精于医道,凡患者求医,不论远近寒暑,一请即至,不少病人经其治愈,人称“温神仙”。光绪三十二年,温朝钟赴四川省府成都,化名温而厉,报考通省师范学校,主考人说他“文怪、字怪、名怪”,抑列第二名。朋友祝贺他考中,温朝钟说:“只怕学得屠龙术,没有下手处。”再次放弃学业,遍游川、贵、两湖,观察山川要隘,访草泽英雄,到武汉学造炸弹,访武术师习剑。四年前,他加入同盟会,散发邹容的《革命军》,聚集革命力量,在蜀鄂交界的小南海成立了“铁血英雄会”,邻近利川、酉阳、彭水等县的土家族、苗族、汉族上万人入会。在咸丰、彭水等处设有秘密联络点,这高山丛林中的“观音寺”是这次起义的秘密指挥部。

当晚,寺内红鱼青灯,香烟缥缈,金罄玉笛,清音低扬。温朝钟在素食斎内用淡饭老酒招待范晓梅和宁继兵,在跳跃的油灯火下密谈起义事宜。谭建邦匆匆来报,说地主老倌温百川探知了起义之事,狗日的报官去了。宁继兵骇然,壮胆劈掌:“宰了他龟儿子!”范晓梅锁眉:“事不宜迟,起义得要提前。”温朝钟点头:“箭在弦,必发。”找来王克明、黄玉山等人议定,于庚戌年腊月初七提前起义。范晓梅心想,是明年新历跨年的元月了。

起义日,义军在“观音寺”歃血誓师,发布反清檄文,树起“奉天承命,扫清灭洋”的大旗。温朝钟为义军总司令,王克明为副总司令,黄玉山为后勤总长。范晓梅、宁继兵要求参加战斗,温总司令同意,让他俩随司令部行动。寒风呼啸,义旗飘摆。戎装在身的温朝钟总司令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手持剪刀,声如洪钟:“剪--发--铭--志!”毅然剪去发辫。站在他身边的宁继兵接过他手中的剪刀,犹豫一阵,亦毅然剪去发辫。他身边的范晓梅目露赞叹。众人纷纷剪去发辫。范晓梅振臂高呼:“保国保种!”大家举臂高呼:“除暴安良……”

歃血誓师后,执火枪、大刀、长矛,抬土炮的义军兵分两路,一路经八面山佯攻黔江县城西门,一路直捣县城,顺利攻城。义军入城后,开监放人,开仓济粮,宣传革命。两日后,撤至两会坝休整,扩充了人员和装备,更名为“铁血英雄革命军”。整编后的革命军群情激奋、斗志昂扬,再次攻打黔江县城,以图攻彭水占涪州,向重庆、全川以至外省扩展。

腊月十二日黄昏,温朝钟率部抵达黔江城郊,从上沙坝涉水过河,突遭埋伏在万柳堤的协防军猛烈射击,时清军援军赶来。温朝钟奋勇当先,仗剑指挥还击,激战至三更,终因众寡悬殊,革命军伤亡惨重,被迫退至湖北咸丰县破水坪据险固守。

清廷急调的川鄂湘黔四省的援军接踵而至。

腊月二十七日,革命军退驻“飞龙寺”,被追敌重重围死。宁继兵劝说:“总司令,你赶快化装走,我们掩护你。”范晓梅说:“对,三十六计走为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图再举。”温朝钟感激:“谢谢,谢谢你们!首其事者当其难,我不能逃,我得保护大家。”谭建邦等人苦苦相劝亦无果。

微曦初透,温朝钟在寺内殿堂烧了会友名册和文件,命令所有人立即分散撤离。他整理戎装,独自走出殿堂,挺立“飞龙寺”楼门上。宁继兵感动,总司令豪杰也!温朝钟叉腰怒视清军,朗声说:“我是温朝钟,一切皆我所为,不与他人相干,要杀就杀我,来嘛,朝我开枪!”清军就拉动枪栓,举枪。穿灰呢大衣的宁继兵狼眼血红:“总司令……”冲出殿堂,用力好猛,门槛绊落他穿的一只翻毛黄皮鞋,他奋不顾身护到温朝钟总司令身前,“总司令,快走,快……”“叭叭叭!”射来的子弹击中宁继兵,鲜血喷射。温朝钟抱住宁继兵,悲沧呼喊:“宁继兵,你,不该啊……”“继兵,我的继兵……”范晓梅嘶声呼叫,后悔不该叫他来,往殿堂外冲,被飞弹击中左臂,谭建邦冒死将她拽回。

清军持枪朝温朝钟围来,温朝钟面无惧色,抚须冷笑,慨然就擒。

酉阳州牧杨兆溶厉声喝问:“温朝钟,你乃大清子民,为何造反?”温朝钟怒目道:“官逼民反,腐败透顶的清廷早该灭了!你们都是汉人,不知洗雪祖宗耻辱,反为仇人卖力,还滥杀无辜,真无天理良心!问我做啥,要杀就杀!”杨兆溶恼怒挥手。清军举枪射击,温朝钟身中数弹倒地。清军分裂其尸,蜀军得其头,鄂军得两足,湘军黔军各得一手,各自向上邀功。

时温朝钟年仅三十三岁。

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结束,温朝钟领导的黔江庚戌起义,时间比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还早九个月,可以说是辛亥革命的前奏曲。温朝钟的英雄事迹至今在川鄂湘边区传颂,黔江老县城为其建有碑亭,范公祠内立有温朝钟的牌位。

2020年11月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