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阅读活动越来越多,焦虑越来越重,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时间:2019/7/19 16:50:47  来源:本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对于当代人来说,虽然刷手机是常态,但对读书少,还是有人会“良心不安”。

在全靠自律的年岁里,为什么读书?

创作歌手陈绮贞总被划归为“文青**”,想到她的时候就该是长发、布裙、木吉他,但在过往的采访中,她曾说因为读了著名导演李安的书,谈到“如何借由烹饪来思考创作”,深受启发。

一本书,让她决定用三个月学烹饪,来获得灵感,促进创作。

一本书,能带来的意外、奇妙和趣味还有很多。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周刊对话了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在写下文字作品前,他们首先是建筑设计师、经济学家、演员、计算机科学家。由他们“跨界”分享阅读,希望能够治愈你的阅读焦虑。

青山周平:阅读是一个人的独处

把手机强制性关机或放在比较远的地方,创造一段没有手机的时间,确保可以有好好阅读的状态。

去年3月霍金逝世,青山周平在微博上追忆:初中时,自己在足球比赛中受伤,住院近两个月。母亲给他送到医院很多书。其中一本便有霍金的《时间简史》。看完之后,他当时对时间、空间、宇宙的理解完全被颠覆了。

莫非这位建筑设计圈“**”的阅读习惯,是受家庭影响或是日本社会环境影响?

“都不是”,青山周平回答得很干脆,他说自己的阅读习惯,是在大学接触到建筑学专业后形成的。

青山周平曾为时尚杂志做过图书推荐,从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到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再到建筑业、设计业的专业图书……数期下来,阅读喜好难以概括。

“建筑学是个视野特别广泛的专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与建筑相关的艺术类、历史类、哲学类图书以及人类学、科学史方面的图书,青山周平都比较喜欢阅读。

为了进一步阐释,他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自己最近同时在看两种不同题材,但本质主题相通的书:一本书介绍人类近亲黑猩猩的社会,另一本则分析机器人与人的界限。两本书都导向了同一主题——人的存在意义和核心价值是什么。这样的图书能够给他的工作带来启发。

如今在城市生活中,很多人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变得很焦虑。青山周平认为,读者在阅读中可以享受一个人独处的状态,这是阅读很重要的功能。“阅读是很好地锻炼面对自己的一种过程和体验。”

就此,他还展开了对阅读空间设计的探讨。在城市阅读空间设计中,就要考虑独处的状态,为读者设计一个人阅读的空间。

除了独处,在青山周平的设计工作中,许多时候都会提到“共享”。这又让他忆起有关共享阅读的小事。

那是在20岁背包旅行一年时,当时没有互联网,大家在旅途中会看看实体书。在一些宿舍式的住所里,会有图书漂流的小书架。架上图书供大家在旅途中交换,交换前会在书的最后一页写上自己的名字。

因此,漂流的图书背后就会有长长的名单。一本书从西到东,再从东到西,从一个游客手里到另一个游客手里,这是实体图书年代特有的阅读记忆。

陈志武:放下功利心,也会去看《新结婚时代》

不用多想、多说,找一本自己很显然会感兴趣的书,从现在开始、今天开始,慢慢开始阅读、养成读书习惯。

从耶鲁大学金融学院终身教授,到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与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从线上音频金融课到新书《陈志武金融投资课》,经济学家陈志武的学生遍布国内国外,线上线下。

可谈到阅读,这位投资理财的导师,苦口婆心地规劝读者阅读时放下功利心。

“阅读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想世界、精神世界。对于许多人来说,谈到学习和知识,都是和职业、工作、饭碗、致富连在一起,这是非常狭义的理解。”

陈志武说,“一个人来到世界上,不只是为饭碗去活着”。我们读书学习,对世界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认知,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最终是为了过一种非常有意思、有意义的人生。

陈志武并非出身书香门第,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尽量给他腾出时间,让他专心于读书、学习。中学、大学时,读《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等长篇小说,是他养成阅读习惯的萌芽。

改变他思想的阅读“决定性瞬间”,是在读了弗里德利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等经济学通识读物后。通过这些读物,陈志武看到了思考世界的不同方式和视角。尤其哈耶克对于“看不见的手”有了更多的解释,几乎影响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因为职业关系,阅读对于陈志武来说,是如今每天都发生的事情。除了阅读新闻资讯外,更多的是阅读分析当下和历史时期相关话题的论文,他口中的论文并不是三四十页的短篇,而是就一个主题,做深入、系统研究的论文。此外,他还会就自身关心的话题,查阅一些图书的部分章节。这部分图书,能够帮助自己思考、写作。

他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普及金融知识,就像《陈志武金融投资课》,用他自己的话说,“高中生水平就可以读得懂”。

业余时间,陈志武也会阅读一些小说作品,但更多的是现实题材作品。比如《新结婚时代》,这种与他研究兴趣有关系的小说,能够让他换个视角来了解现代社会人们思想动态、生活方式变化。

江一燕:演员的自我涵养

看书时不仅站在读者的角度,也可以站在作者的思考角度上,或许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

“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样子,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来涵养你的才情。”在江一燕第一部随笔集《我是爬行者小江》的序言中,陈道明这样写道。

陈道明和江一燕曾合作我国第一部胶片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在戏中饰演一对父女。戏外,陈道明“如师如父”,用长辈口吻嘱托江一燕“再忙,也要有时间读书和学习”。

江一燕没有辜负这份嘱托,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读书已成为她的生活常态。

在没有工作时,宅在家里一天,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喝喝茶,成为她放松的一种方式。去香港拍戏,住在海港城,有个书店面朝大海,她几乎不拍摄时就坐在里面看书。

“读书是能够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静下心来,减少焦虑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江一燕相信,很多时候生活中的疑惑,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

演员的书单里有什么?像《喜剧之王》中周星驰饰演的尹天仇,随身携带《演员的自我修养》吗?

江一燕回答,钻研表演领域的书都是学生时代看得比较多,她认为表演能力更多要来自实践、阅历,来自体验和感受。在书店碰到一些电影方面的书籍,她也会买,但不一定只专注表演,前段时间她刚刚看了讲编剧的图书《先让英雄救猫咪》。

事实上,专业表演领域之外,文学类、设计类、生活类感兴趣的图书,江一燕都会阅读。她的阅读影响了自己的写作与人生。

近期出版的新书《在时光里流浪》里,她写了自己在非洲参与野生动物救援的经历:

“我读过有关环境保护的《人类的明天》,书中对于近些年来气候变化而导致的物种灭绝、人类宜居度大大降低等记录,都是很令人感到震撼的。”

新作封底上标注着“作者个人稿酬将全部捐赠给山区儿童助学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相比上一本新增的“野生动物保护”,反映了她视野的拓展。

吴军:热爱文学和哲学的计算机科学家

要培养兴趣,不愿意读纸质书,也可以从听书、读电子书开始,如果能够做到,每天抽出半小时阅读的话,会越来越好。

从成名作《浪潮之巅》,到《文明之光》系列,再到最新出版的《全球科技通史》,与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谈阅读,一定不会担心没话聊。

4月22日晚上,中国新闻周刊与吴军对话阅读,邀请他分享的阅读经验。

抱怨太忙、没时间,是许多人不读书的理由。而日程满满的吴军,把阅读安排得井井有条:开车或在路上,可以听从图书馆借阅的英文有声书;出版社邀请作序寄来的或自己买来的中文书,他会每天专门拿出整块时间阅读。

吴军的阅读习惯养成是从兴趣开始的。中学时,他就在放学后遛到大学图书馆里读小说,每天两小时的阅读,让他读了不少西方文学作品。渐渐地,他的阅读范围从小说作品延展到散文随笔,又延伸至一些比较深入的哲学思想类图书。

大学期间,吴军和两三个同学刚好都对哲学感兴趣,大家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在自习时间里共同讨论尼采、叔本华等人的著作与思想,坚持了一个多学期。而在大学本科毕业后,他为了找清华大学图书馆里一直借不到的书,还结识了北大图书馆的朋友。

1996年起,吴军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阅读版图进一步扩大。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到美国的第一个学期比较忙,但在暑假做实习的小镇有个旧书店,一两块美元的图书,每周末会买上三四本阅读。当时,他也利用图书馆借阅、系统学习了历史类、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图书,观看了一些纪录片。

说到影响自己的作家作品,吴军如数家珍地进行了分享。从司马迁到曹雪芹、鲁迅,从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剧作家到文学家,从厚厚的传记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写的短小论文,都被他提及。

说到影响人生的图书,吴军谈到了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约翰·克利斯朵夫》,以及尼采的哲学书籍。那是在他大学时期,自己曾生病很长时间,在情绪比较低落时,罗曼·罗兰笔下的人物、英雄观,尼采的思想,帮助他走出困境。

吴军曾专门写了一篇《阅读的意义》,告诉大家“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他的生活方式,但是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吴军曾很多次阅读《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那些内容会在不经意间提醒他一些内心明白却总是被淡忘的道理。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