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避风港”

时间:2020/6/21 11:39:02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外资连续1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5月份额度创新高——

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避风港”

根据中债登、上清所发布的统计月报,5月份,外资在中国债市净增持1145.94亿元,单月净增持额度创历史新高。同时,外资持有总量达到了24260.29亿元,在债市中的占比达到2.61%,这也刷新了历史纪录。

债券通的月度数据也表明,外资5月份买债情绪高涨,当月成交5824笔、4682亿元,日均成交26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5月末,外资已连续1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今年以来,外资加仓中国债券势头不改。在1月份净买入中国债券的基础上,2月28日起,9只中国国债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当月,外资净买入量大增。外资增持节奏在3月略有放缓,随后继续买入,并于5月创下新高。

景顺亚洲信用研究主管胡奕认为,驱动境外投资者增加配置的原因之一是收益率。中国债券的收益率和主要发达国家收益率的差距进一步加大,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约为215个基点,这是过去10年来的高位。同时,中国境内债券和全球主要的利率债和信用债市场呈现出比较低的相关性,这就意味着将中国债券加入组合当中有助于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风险分散;二是中国债券进入了全球主要的债券指数。这进一步提高了国际投资者的投资动力,中国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也进一步增强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全球第二,超过160万亿元,已被纳入多个主流国际指数。国际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已达到6.4万亿元,并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近年来以年均近40%的速度增长。

近期,我国整合债券市场投资渠道,取消QFII、RQFII额度管理,扩大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QFLP)试点,监管机构放开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都是扩大在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2017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在增加投资中国国债的比例。”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表示,疫情以来,中国国债的表现与其他国家的资产相比较为平稳,也会吸引很多新兴市场的基金和发达市场的基金来投资。

数据显示,5月份,新增12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5月末,共有828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450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入市,548家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170家同时通过两个渠道入市。

不仅是国债,境外投资者对中国信用债的兴趣也在上升,且投资标的信用评级水平趋于下沉。黄嘉诚认为,境外基金对中国债券的投资分成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标的是利率债;第二个阶段开始看城投债、信用债等相对比较稳健、3A和2A+评级的信用债;第三个阶段和第四个阶段,外资可能会投2A、2A-评级的债券。“很多外资对信用债非常感兴趣,已经在增加投资。”黄嘉诚表示。

“我们对于中国加快资本市场开放,每年吸纳接近千亿美元的债券和股市流入的判断没有变化。”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现在海外投资人对中国债市非常感兴趣,全球拥抱零利率、负利率和量化宽松情况下,中国主权资产——国债还是体现出了比较强的回报性。

邢自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市场改革和本币市场的做大要纳入快车道,如收益率曲线的建立,长端的国债发行要增加供给等,又如需要增加一些风险对冲工具,包括利率掉期等。这都有利于做大人民币资产市场,最终增强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外资还有非常大的潜力。(记者 陈果静)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