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圆明园大水法年底实现“掌上观展”

时间:2020/7/23 15:53:38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原标题:圆明园大水法年底实现“掌上观展”

远瀛观、大水法是圆明园的标志性建筑。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游客不能近距离观看。到今年底,游客就可以在网上游览了,同样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圆明园首次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启石刻文物数字化存档工作。以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等手段,对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开展全面记录。

圆明园西洋楼内的远瀛观是乾隆时期一组欧式宫殿,全部用汉白玉建造,石质和雕花都十分精良;大水法紧靠远瀛观高台之南,是以石龛式为背景的一组喷泉,前下方的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内有“十狗逐鹿”喷泉,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十三级喷水塔,一齐开放时犹如山洪暴发、震耳欲聋。不幸的是,这两组建筑均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此后经过多次劫难,目前仅存残垣断壁。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负责人陈辉表示,文物也有生命周期,尤其裸露在户外的石刻文物,经常遭受风吹雨淋、暴晒,很容易风化受损。

为了给远瀛观、大水法两处遗址留下历史影像,记录历史痕迹,从而更好地展示和研究,圆明园管理处首次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通过数字技术让远瀛观、大水法“活”起来,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目前正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工程师尚劲宇说,通过此次对圆明园远瀛观、大水法的全景拍摄和三维数据重建,最终形成虚拟三维影像。“由于不能使用无人机拍摄,数据采集工作全部在地面上完成,因此采集时间由两天延长至两周。不过,这也提升了数据精细化程度,使最终呈现出的三维影像更逼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官效果。” 圆明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今年底,观众就可通过手机或电脑“掌上观展”。

近年来,圆明园管理处对修复文物、库藏文物、回归文物数字化扫描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其成果进入圆明园文物数据库和纹样库。目前,圆明园官方微信推出线上展览,展出的瓷器、玉器、铜器以及石刻等118件数字化文物即是该项工作的成果。在特殊时期,持续为公众提供足不出户的文物“云观赏”体验。下一步,圆明园还将建立高水平的文物修复医院,持续推进文物修复工作。(记者 王斌)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责编:刘佳、李昉)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