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陈昊苏:忠诚和执着是父亲陈毅留下的宝贵财富

时间:2021/8/26 22:01:27  来源:党史博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文网北京8月27日讯(图文/陈龙狮)今年8月26日,是陈毅元帅诞辰120周年。陈毅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笔者与陈毅元帅长子陈昊苏多有接触并采访过他,几次听他讲述和回忆父亲陈毅的故事。

一、很怀念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

“风云八一红军路,完胜威名日月光。万里征程拼铁血,千秋勋业仰朝阳。豪情本色开新宇,壮志忠魂恋故乡。史页艰难回望处,中华圆梦看辉煌。”

2017年4月,陈毅长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率领部分革命后代组成的“八一征程寻访团”,沿当年南昌起义部队走过的路,从武汉到南昌,追寻革命足迹,缅怀先辈业绩。4月9日,寻访团从武汉出发时,擅长作诗的陈昊苏,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七律。

陈昊苏对南昌这个打响革命“第一枪”的英雄城格外钟情,他已记不清自己来过南昌多少次了。而在笔者的记忆中,就曾几次在南昌见到过他。

2001年12月中旬,南昌县麻丘镇陈 毅纪念小学建成,陈昊苏专程来到南昌。那一次,他便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 馆和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作为随行采访的记者,笔者在参观活动结束后,写下了《父亲非常怀念在江西的岁月——陈毅长子陈昊苏在昌瞻仰革命遗址侧记》一文,在《信息日报》上发表。

2013年秋,陈昊苏来南昌参加纪念新四军的活动。他和部分新四军领导人的后代莅临江西艺术中心,观看红星艺术团的专场演出,笔者又一次见到他并与他合影留念。

这次见到再来南昌的陈昊苏,看到他头发已如霜染,腿脚虽有些不便,但精神状态很好,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几乎全程参加,在一些重要场合还发表讲话,朗诵新写出的诗作。

陈昊苏坦言,他很怀念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那个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批中国最可爱的人,正是有了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的牺牲、贡献,才会拥有今天幸福美好的日子。他觉得八一征程寻访活动意义非凡,因此,不顾自己已经75岁高龄,毅然担任寻访团团长一职。

陈昊苏告诉笔者,此次寻访活动的首站是1927年的“赤都”武汉,第二站是南昌,之后还要南下广东,再上井冈山,活动站点的安排特别有意义。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重走父辈当年的革命路,重温历史,是对他们的缅怀,也是纪念建军90周年。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都值得年轻一辈人学习。我不但自己来,也要让儿子来看看。”

二、父亲当年赤脚步行十余里布置交代南昌起义任务

采访中,陈昊苏向记者具体讲述了父亲陈毅在90年前的重要经历与往事。他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郭化若同志与我父亲在南昌起义前曾有过接触。大概是1927年7月20日,大雨倾盆,我父亲打着雨伞,卷起裤脚,挟着布鞋,打赤脚冒雨从武昌城内步行十余里,来到南湖教导团炮兵连找他。

我父亲对他说,国民党已经完全背叛了革命,各地都在屠杀工农,我们必须坚决给以革命的回击。党中央将要清算右倾错误,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具体时间和地点要等候通知。父亲交代郭化若要团结好同志,掌握好部队,一切听从党的指挥。在危急关头,父亲坚定的态度,乐观的情绪,明确的语言,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给郭化若以极大的鼓舞,使他在困难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前途。特别是我父亲把党对起义决策的情况告诉他,表示了我父亲对他的最大信任,更使他深受感动。

临别时,郭化若要雇车送我父亲回去,父亲坚决不肯。他又提议在他们连最近新买回的近百匹马中选一匹最好的送我父亲回去,父亲也不要,依旧打着赤脚走了。郭化若回忆说:“陈毅同志这种不畏艰险、坚强沉着、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他的豪情坚毅, 给我以极深刻的印象。五十年来,一直铭记在我心上,永不能忘。”

三、不在意职务高低,“只要拿武装我就干!”

陈昊苏说,父亲生前对家人不怎么讲参加南昌起义时的经历,但他有一篇回忆八一南昌起义的文章,我们都看过。南昌起义发动的时候,陈毅正在武汉。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 (由武昌军事政治学校改编而成) 原定参加起义,却因行程安排不及而未能赶到南昌。

陈昊苏说,1927年8月2日,教导团的船队在九江码头遇阻,国民党方面下了戒严令,不准船队开往南昌。他们宣布实行国共分家。在紧急关头,父亲陈毅作为教导团党组织的负责人,与同志们共同应对,决定未暴露身份的党员继续留在教导团等待时机 (后来教导团成为广州起义的重要力量),已经暴露身份的党员皆连夜离队赶往南昌参加起义。父亲与同行的萧劲到达南昌时,起义部队已经撤退,满街都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正疯狂搜捕共产党员。父亲等躲过搜捕出城南下,在渡口得到同情革命的青年学生的帮助,顺利地摆脱了敌人的追捕。

8月8日,陈毅、萧劲二人终于在抚州赶上了起义部队,并见到了周恩来。13日,周恩来派陈毅到25师73团当团指导员,陈毅满心欢喜地接受了任务。周恩来有些过意不去:“派你干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陈毅却真诚地说: “什么小不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武装我就干!”

“只要拿武装我就干!”父亲陈毅说出了对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深刻认识,也是他这些年来在目睹和经历了北京三一八惨案、顺泸起义失败、重庆三三一惨案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等白色恐怖事件后,从中总结并得出的深刻感悟。

陈昊苏表示,这次到73团任职,是父亲陈毅军事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他之前在军校工作没有兵权,而且军校毕竟不是部队,更何况这是我们共产党自己的军队。这个73团是由原来叶挺独立团的老底子发展而成的,是我们党最早掌握的一支武装力量。“父亲就这样在一支英雄的部队里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成为人民军队中的光荣一员。”

四、对事业的忠诚和执着是父亲留下的宝贵财富

创业艰难百战多。南昌起义部队最多的时候将近3万人。在南下广东时主力部队在潮汕地区被反动势力打散了,在最惨烈的三河坝阻击战前,陈毅所在部队划归朱德领导。当部队进入赣南山区后,很多人禁不起考验,觉得革命已经失败了,纷纷离开革命队伍,部队只剩800多人,而且军心不稳。

对这段史实,陈昊苏非常熟悉。他说,朱德同志在危急时刻,显示出沧海横流时的英雄本色,在天心圩主持了部队的整编,号召要革命的同志留下来继续战斗。朱德说俄国革命在1905年失败了,后来才有了1917年的胜利,中国革命也会有自己的“1917年的胜利”。

父亲陈毅则说,“做革命失败时的英雄是最难的”,我们要做这样的英雄。他协助朱德整顿纪律,巩固队伍,挽救危局。朱德宣布今后这支队伍由他和陈毅共同领导。之后,这支队伍在他们的带领下,转战于闽赣粤湘地区,为革命保存了种子。

陈昊苏说,1928年1月,父亲陈毅参与领导了湘南起义,成立工农红军第1师,任师党代表。同年4月,协助朱德率领这支队伍向井冈山转移,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队伍胜利会师,共同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4军。父亲在这支队伍中历任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等职。伟大的革命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具有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朱德、陈毅在极端困难的历史条件下,坚守革命初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常有人问陈昊苏,父亲留给后人最可贵的东西是什么。陈昊苏说,父亲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外交家,他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全面的。父亲认为他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对于事业的忠诚和执着,也就是他在写给我们的《示儿女》 一诗中说的“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这是他认为他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也这样认为。因为在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有各种各样的磨难,需要人们表现出坚定和忠诚的品格。我想这是我们做一个革命者最值得珍惜的品德。

五、应该懂得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和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这两大纪念地,陈昊苏已来过多次,而每次来他都看得很认真、很仔细,并不时地向随行人员讲解有关史实。谈到对南昌的印象时,他欣喜地说,来南昌的次数太多了,每次来都能看到这座城市的新变化。

陈昊苏说,南昌是座英雄城,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是从这里出发的。我们这次来南昌考察、学习、参观,重温南昌起义历史,收获很大。90年过去了,当年的战斗遗迹还有所保存,使后人有机会了解、学习,这让我们寻访团的成员深感欣慰。

采访中,陈昊苏语重心长地说: “作为革命者的后代,应该懂得我们是从哪里出发,怎样走过来的,将继续走到什么地方去。”“中国革命的道路极为艰险而漫长。前辈的人们不因艰险而屈服, 后来的人们也不会因漫长而停步。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走向更伟大的胜利,更辉煌的明天。”

在南昌理工学院,一名学生为见到崇敬的陈毅元帅后人陈昊苏,提前两个小时站在会场等候。这让陈昊苏十分感动。在现场,他拉着这名学生的手,亲切地进行了交谈。

沉浸在如火燃烧的激情之中,陈昊苏不知疲倦,每到一处,都赋诗抒发胸臆。这次在南昌的三天时间里,他仍然用心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文思才情迸发,先后写成了六首诗。其中 《咏英雄城南昌》 写道:“八一征程欣起步,英雄前辈聚南昌。军行万里风涛险,党创千秋意志强。义战染红头上帽,神兵擦亮手中枪。城头捷报惊天地,华夏百年露曙光。”

2017年4月13日下午,寻访团应邀来到江西省社科院,参加“纪念八一南昌起义90周年座谈会”。在与江西社科界人士座谈时,陈昊苏朗诵了自己的原创诗后,还意犹未尽地演唱了一首 《十送红军》。尽管已是古稀之年,他的记忆力却非常好,大段大段的歌词唱起来一字不差,而且嗓音圆润,情感丰富。现场人士情不自禁地为他打起了拍子。当陈昊苏一曲唱完,全场掌声雷动。

责编:陈龙狮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