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

时间:2025/4/10 17:20:44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远足寻根祭先烈 青春筑梦正当时,三月二十九日早上八点,经五路学校五至八年级师生整装出发,远足前往项城市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

经五路学校国旗广场,校服与班旗交相辉映,李立功校长以伟大红军长征故事开篇铿锵道:“同学们,老师们,先烈们用生命铸就了今日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精神是永不熄灭的灯塔,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与接班人,我们要将这份赤诚化作行动,此次活动的意义不忘先烈,勇于担当,我们的远足要坚持到底,今后遇到了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要有坚强的毅力,并宣布了纪律,我们用脚步丈量奋斗。

项城市经五路学校各班旗手高擎班旗,哨声划破长空,十七个方阵如雁阵般有序出发,脚步声回荡校园内外,踏先烈足迹,铸青春荣光!与红军长征的二万五千里相比,我们的五公里虽短,却同样是对意志的淬炼。这一路,疲惫时,想起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的坚韧,想起项城陵园中那些无畏枪林弹雨的英魂——他们的精神,应成为我们步履不停的力量!

五公里征途,踏出信仰的刻度,能让同学们以身体力行的方式,锻炼耐力和毅力,调整心态,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受历史的厚重。

在途中,同学们相互鼓励,配合领导和老师指挥,帮扶体力较弱的同学,凝聚力量,强烈的团队荣誉感油然而生。在每个路口,礼让车辆、行人,全程垃圾不落地,每个瞬间心怀朝阳,踏歌而行。

一路上,有同学感慨:“老师总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我从来没想到,我能徒步五公里,大家一起走,我好像有无限的力气。”

“朝阳真美!油菜花真美,桃花真美,我的每一步,都是用前辈的生命换来的,项城烈士陵园之旅,俨然成了一次移动课堂。沿途的每一步,都是同学们的意志试金石。

四、在项城烈士陵园的公祭广场上,高耸的纪念碑下,同学们鞠躬致敬,四位同学献上花束,风划过纪念碑,似有当年炮火金铁喧嚣。

项城市经五路学校校长李立功在烈士墓碑前含泪讲到:同学们,老师们,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无论时代怎样变,英雄始终是我们内心的坚守,今天,我们前往项城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传承红色基因,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希望老师们要以先烈为榜样,坚守育人初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接下来三分钟默哀,全场静默,唯有松涛呜咽,此刻,彷佛听到先烈们的生命律动。

在王博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庄重宣誓,声浪穿透晨曦,惊起枝头雀鸟。

在音乐老师丁梦霞的带领下,同学们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五、在吴松林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安静的走到刻着名字的纪念碑前,列队瞻仰,每个名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一个家庭,一段故事,历史的车轮有血有肉的驶过脑海,是碑上名字的烈士和无数个无名英雄推着向前。

一碑一拭,穿越时空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静步走到一座座墓碑前,主持人下令,同学们主动拿出白色毛巾单膝下跪擦拭起碑,时刻保持团队意识,抬眼望去,每座墓碑前,都有两双白色手巾小心拂去尘埃。在无名烈士墓碑前,有同学轻声念道:“您牺牲时没能看到姹紫嫣红的春天,我替你看了千万遍。”

同学们含泪小心的献上提前折好的黄花,在碑前沉思、默哀,此刻好像穿越时空,对话先烈。

归途沉思中,一张张晒红的脸庞,师生们对着烈士陵园方向久久凝视……

经五路师生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一点,几百名师生用脚步丈量了五公里,更丈量了信仰的厚度,这场徒步,是写给历史的回信,更是致未来的战书。

在革命英雄纪念馆里,

烈士陵园讲解员讲述刘邓大军项城登岸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首先,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期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后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孩子们下定决心,报效祖国。

项城市经五路学校开实地祭扫活动,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育深度融合,全体师生决心以先烈为榜样,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学习与工作中,为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全面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作者简介:俞传美,籍贯重庆巫溪,现居河南项城,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员。著有散文集《温一壶月光》《另一种方式的花开》《美文集》。作品散见《人民日报》《人民教育》《河南教育》《黑龙江教育》《中国校园文学》《北京文学》《中直党建》《安徽文学》《思维与智慧》《第二课堂》等。

图文:俞传美

主编:薛钦泽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