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22 14:55:27 来源:鹤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湘鄂西革命老区鹤峰县,贺云卿(贺龙原名)、贺龙,可谓无人不知,无户不晓。许多鹤峰老一辈都见过贺龙,还和他扯过白话,说他“国字脸、浓眉毛、短胡子,喝叶子烟,说话声嗓大”。他们几乎都能摆几个贺龙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贺龙成为人民共和国的10大开国元帅之一,他一直惦念着鹤峰的父老乡亲,关心鹤峰老区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主义建设,饱含深情地称鹤峰是他的“第二故乡”。
2022年1月18日,贺龙元帅女儿贺晓明表示,鹤峰是贺龙母亲王金姑的老家,也就是贺龙的故乡。
贺龙元帅女儿贺晓明为新文网题词▲
这是因为,贺龙的家乡湖南桑植县与湖北鹤峰县山水相连,习俗相通,民情相亲。贺龙的母亲王金姑娘家在鹤峰太平镇王家河,少年时和闹革命时贺龙到过嘎公、嘎婆家,对母亲的故乡和亲人有着悠悠亲情和乡恋。
这是因为,贺龙青少年时代赶骡子,当小骡子客,经常从鹤峰关外堰垭、铁炉坪、走马坪和关内五里坪、燕子坪、太平镇一带过路。他很重义气,好打抱不平,结识了许多伙伴和朋友,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人情世故都很亲切、熟悉。
这是因为,贺龙20岁那年邀约乡民贺勋成、韦敬斋等21人,在与鹤峰比邻的巴茅溪3把菜刀劈盐局,砍死祸害老百姓的贪官、税警,夺取了12支枪,开始以枪杆子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
这是因为,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回到桑植洪家关,发动武装起义,竖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一次次激烈的战斗。在工农革命军极其危难的时候,贺龙带着李良耀、卢冬生等人,乔装到鹤峰走马坪一带,向旧部和当地头面人物要过枪,借过钱。
这是因为,工农革命军占领桑植县城后,遭到国民党重兵和地方反动武装猖狂进攻,连战受挫,退守到鹤峰红土坪大山中。贺龙收聚余部400多人,进行了整军肃纪、扩充队伍,伺机出战,重振军威,再度攻占了洪家关。
这是因为,1928年8月,工农革命军东进石门连战失利,损兵折将,仅剩200余人,再返桑鹤边界。为躲避敌人追剿,部队分散隐蔽,贺龙、陈协平带40多名战士转战于红土坪、七郎坪、山羊坪、红鱼坪的大山中,1个月转移了23处住地,经常断粮断盐,靠采野果、打猎、捕鱼为食,在人民群众的掩护和帮助下,安全脱险。
这是因为,1928年11月,在桑鹤边界堰垭,贺龙收到中央的指示信,随即进行部队整编。整编后仅剩91人,72支枪,决定游击鄂西南,吸收、改造“神兵”,开始创建湘鄂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这是因为,1929年1月,贺龙率领工农革命军攻占鹤峰城,杀掉伪县长,宣布成立鹤峰县苏维埃政府,在湘鄂边建立了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
这是因为,鹤峰成为湘鄂边苏区的中心地带,贺龙率领工农红军在这里坚持革命斗争6年之久。全县11个区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103个乡有97个建立了乡苏维埃政权。当时全县只有6万多人,参加红军、赤卫队和各种革命组织的有2万5千多人,其中3千多人献出了生命。
这是因为,贺龙的大姐贺英、二姐贺戊姐等长期战斗在鹤峰,牺牲在鹤峰。贺龙的亲密战友段德昌、王炳南等一大批党、政、军优秀干部被王明左倾路线杀害,长眠在鹤峰,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地方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为革命流血牺牲。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胜利的旗帜,染红终归人民当家做主的河山,迎来新中国的成立。
(二)
1896年3月22日(农历丙申年二月初九日),贺龙出生在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一户军家后代的家庭。贺氏家族提倡族人练武强身,以抵御外人欺凌。贺龙的祖父贺良仕是武秀才,为人正直豪爽,贺龙从小受祖父教习,其武功、尚武及性格深受祖父影响。贺龙的父亲贺士道,曾随父习武,人穷骨头硬,除种田外,靠做裁缝维持生计。贺龙的母亲王金姑,是湖北鹤峰县太平镇王家河一户农民的女儿。据传,清同治初年,贺龙的堂曾祖父贺廷璧反清造反遭斩,为逃避株连,祖父贺良仕挑着儿子贺士道潜入王家河王金姑家避难多年。王金姑家贫,后来被送到桑植四门岩麻家当童养媳。贺士道成年后做裁缝,串乡给人家缝衣服,在四门岩与儿时的同伴王金姑相遇,见那个人家对王金姑非常刻薄,吃饭时先要她把腰带勒紧,便非常同情。征得那家主人同意后,贺士良用一批粮食将王金姑赎出,接到洪家关结为患难夫妻。王金姑勤劳善良,养幼奉老,养育了两个儿子、5个女儿。贺龙排行第四,原名贺文常,字云卿, 1916年在长沙改名贺龙。
贺龙5岁时入私塾启蒙,8岁时辍学在家,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习武强身,12岁时开始赶骡子,在桑植、鹤峰、松滋、宜都之间跑运输,贩卖土特产品,往返四川贩卖食盐,到酉阳、彭水、黔江和恩施、咸丰一带贩卖骡马等。1914年贺龙响应孙中山发布的“讨袁告示”,在桑植县城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贺龙以3把菜刀在巴茅溪盐局夺得一批枪支,组织农民武装,打出桑植县讨袁护国军旗号,任总指挥,后任湘西护国军营长,先后在长沙、慈利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任湘西援鄂民军第一路所属游击司令。1918年后任湖南靖国军营长、团长、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四川“讨贼军”混成旅旅长。1924年先后任澧州、湘西镇守使。从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五师师长,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升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军军长。
贺龙的少年和青年岁月,正是帝国主义列强大肆侵略、瓜分中国,封建军阀割据地盘、鱼肉百姓,战乱不已,中国社会处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大动荡中。贺龙饱经生活苦难和战乱,拿起刀枪奋起反抗压迫和剥削,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眼看国共两党合作的北伐战争正胜利推进,蒋介石却背叛革命,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大革命归于失败。当中国共产党决定武装起义,拿起枪杆子开展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贺龙毅然作出选择,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担任南昌起义总指挥,所部国民革命军二十军是南昌起义的重要军事力量。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贺龙毫不动摇地跟定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由周逸群、谭平山介绍,贺龙在江西瑞金加入中国共产党。
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928年2月,贺龙、周逸群在组织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受挫后,决定到湘鄂边的桑植等地组织革命武装,发动起义。他们很快聚集一支3000多人、1000多支枪的队伍,宣告成立工农革命军,发动武装起义,占领了桑植县城。在强敌围攻下、工农革命军连续受挫,贺龙率部转移到桑鹤边界鹤峰境内。这里,有高山密林、雄关险道为天然屏障,有勤劳勇敢、不畏强暴的各族群众作坚强靠山。历经艰难曲折,党的各级组织和工农红军以鹤峰、桑植为中心,先后创建了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12片革命根据地中的两大片根据地。以贺龙为代表的中共党组织和领导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开展了长达8年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成为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二方面军的摇篮,走出了共和国元帅贺龙和曾在这里战斗过的170多位开国将军。
(三)
在鹤峰满山红革命烈士陵园,主墓安葬着段德昌、贺英、王炳南3位革命烈士。段德昌、王炳南不是牺牲在同敌人拼杀的战场,而是被王明“左”倾路线杀害。
正当湘鄂西苏区军民同仇敌忾反“围剿”,在武装割据斗争中扩大、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时候,夏曦接任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强制执行王明“左”倾路线,从1932年5月至1934年6月,发动四次大规模“肃反”,在苏区干部和红军中大抓“改组派”、“反革命”,“清洗”党团员,把湘鄂西苏区党的组织、红军和根据地推到了危亡关头。在四次“肃反”中,一大批优秀军事指挥员和党政领导干部段德昌、万涛、柳直荀、孙德清、周小康、陈协平、王炳南、董朗、唐赤英、王一鸣、叶光吉、盛联均、宋盘铭等含冤被害。
谁也不曾料到,30多年后的1966年—1976年,我们的党和国家会陷入一场“文化大革命”内乱!对党始终赤胆忠心,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贺龙元帅,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为“反党分子”、“土匪”,遭残酷迫害致死。“文革”岁月,鹤峰山城黑云压城,人民群众心头被压上千斤巨石。几个自称“大庆铁锤战斗队”的外地“造反派”窜到鹤蜂,在月黑风高之夜摸上满山红,砸毁了贺英的墓碑和坟茔。当年的老赤卫队员和农协会干部闻讯,怒不可遏,那几个人赶快溜走了。老人们匍伏在残破的墓碑和坟头上悲愤痛哭,多年守护贺英墓的一位谷姓老人从此一病不起。
林彪反革命集团败亡后,党中央为贺龙元帅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于1975年6月9日贺龙逝世6周年时,隆重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至此鹤峰人民才长舒了一口气。当年11月,贺龙元帅的长女贺捷生,追寻父亲的足迹,怀着无尽的思念来到鹤峰。鹤峰各民族干部群众饱含泪水迎接贺捷生。老人们拉着她的手说,“再也见不到贺老总了,让我们好好看看他的亲骨肉……”。
贺捷生来到满山红,深情地为姑母贺英等先烈扫墓。她告慰姑母的英灵,党中央已为父亲平反昭雪,洗清了不白之冤。在缅怀父辈出生入死进行革命斗争的讲话中,她一次次哽咽难语,在场的数千名干部群众无不动容。群山肃立,溇水呜咽,贺捷生和参加扫墓的人群伫立在段德昌、贺英等先烈墓前久久不肯离去。这一幕成为鹤峰干部群众永久的记忆!
(四)
1935年11月,贺龙率领红二、红六军团从桑植刘家坪、瑞塔铺出发长征,离开长期浴血战斗的湘鄂西苏区和家乡,此后再没有回过桑植和鹤峰。但是,他在多篇回忆录和多次谈话中一再谈到在鹤峰的烽火岁月和那些艰苦卓绝的战斗,谈到在鹤峰牺牲的亲人和战友,谈到鹤峰人民同红军的鱼水深情和对革命的巨大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为代表的红二方面军的老将军、老红军和贺龙元帅的家人、亲属,十分惦念鹤峰老区人民,多次来鹤峰探亲、访问。
1979年6月、1993年4月,廖汉生将军两次访问鹤峰老区。他深情地看望老战友和老红军的后代,与老区群众亲切座谈,对鹤峰的改革开放、脱贫致富和经济、文化建设十分关心,亲笔题词勉励:“继承先烈志,振兴湘鄂边”。他多次向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反映鹤峰的突出困难,争取对鹤峰老区发展的更大扶持。他多次接见过鹤峰县的领导干部,寄予关心和厚望。
贺龙元帅的二女儿贺晓明1979年随廖汉生同志访问鹤峰后,2000年4月受母亲薛明和全家委托再次访问鹤峰,为姑母贺英和段德昌、王炳南等先烈扫墓。
红二军团团长、原武汉军区副司令、湖北省军区司令员张秀龙将军,1976年2月、1978年10月、1980年5月3次来到鹤峰老区,并前往中营麻水看望当年的老赤卫队员、老房东和父老乡亲,对老区存在的交通难、发展产业难等问题非常关注,并给省领导写信,得到了有力支持。
贺龙的族弟、1929年参加桑鹤游击队的老红军贺文玳, 贺龙二姐贺戊姐烈士的儿子萧庆云,贺龙大妹贺满姑烈士的儿子、1933年少年参加红军的向轩,贺龙的族侄、参加刀劈巴茅溪盐局,后任红一团团长贺桂如烈士的孙女贺邦靖等,都满怀对革命先辈的追思和对鹤峰老区人民的深情来鹤峰访问。
任弼时、段德昌、萧克、博古、黄克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专程来鹤峰瞻仰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满山红革命烈士陵园,踏访父辈的战斗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励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鹤峰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的《贺龙在鹤峰》,兼具革命斗争史料和人物经历、故事,对于积累、丰富革命斗争史料,传承鹤峰红色文化,加深红色记忆,增强正能量,有着重要意义,能激励读者朋友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本文参阅书目:《贺龙元帅的前半生》(朱泽云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出版)
《铁血风云——鹤峰革命老区纪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中国共产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出版)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