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23 11:04:34 来源:邵碧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新文网重庆9月23日讯(图文/邵碧清)“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长征,以其不可穷尽的广阔内涵,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将永远的惠及子孙。红三军贺龙、夏曦、关向应和洪湖儿女们,有过两次长征——向湘鄂边转移的漫漫征程,其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与第二次长征参差相似”(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红二方面军征战纪实》“小长征—七千里路云和月”)。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长红村,残留老旧土墙屋张家大院,是1932年红三军司令部暨政治部标语遗址,蕴藏了主力红军首次进川渝的历程,保留了川渝最久的红军标语,阐释了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一
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了10万重兵,向湘鄂西发动第四次围剿,红三军英勇作战后被迫退出洪湖苏区,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决定战略战移。红三军一万五千人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绕道豫陕川,远征湘鄂边,抵鹤峰桑植,历经五省20余县,行程7千余里,终于返回鹤峰桑植,胜利完成战略转移,史称“红三军小长征”。
1932年12月15日,红三军自川(渝)陕鄂交汇处鸡心岭进入原四川巫溪,成为了最早入川的主力红军。红三军先后智取一线天,激战七蟒峡,翻越阴条岭,攀险大峡谷,于12月18日,贺龙军长与关向应政委率领的左右路军来到夏布坪会师后,分兵前往通城坝。当来到大兴村(现长红村)时,天色渐晚,不宜夜行,贺龙军长决定就地宿营。国民党的反面宣传让很多不知情的老百姓都躲了起来,石门子还乡团张团总张传松家听说红军要来,已弃家而逃,留下了宽敞的张家大院。当时张家大院呈撮箕口形,有正屋退堂,还有左右厢房,一楼一底,红三军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二
红三军在司令部严肃了军纪,处决了误烧房屋和误拉肥猪的违纪战士。召开了决定了攻打巫山大昌的军事会议后,贺龙走出房门,看见有白色泥墙,便安排政工人员书写标语。由于是土墙,写字浸得很,字迹模糊,于是找来糯米拌桐油掺和,再写出来字就变得清晰了。
红军在张家大院左厢房墙上,留下了“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的标语,现在最后三个字“平而战”现已模糊不清。红军还在右厢房写下“分配土豪的粮食和衣服给穷人”标语,落下“红三军政治部,1932年冬,红军路过此地初次宣传”等字样。当地群众对红军标语悉心保护,在标语墙外加了些房屋遮风挡雨,让红军标语才得以保存下来。
相传国民党返乡团回来,看见墙上的红军标语,气急败坏,连忙来铲标语。可是不知为什么,第一天铲了,第二天还在;第二天铲了,第三天还看得见。还乡团吓坏了,认为贺龙有神,不敢再铲了。被誉为“铲不掉的红军标语”。
七十年代张团总的曾孙张同如老人拆除挡在外面的旧屋后,老屋左厢房斑驳的土墙上呈现出一大排字来,才让红三军政治部标语重见天日。历经近90年风霜雪雨居然基本完好,红三军政治部标语成为了主力红军在川渝写得最早和保存最久的红军标语 ,“铲不掉的红军标语”成为了一大传奇,1988年被巫溪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开国少将杨虎臣将军子女杨剑四姊妹寻访父辈足迹,来到标语前热泪盈眶。后邀樊哲祥、邓家泰、陈文彪等将军子女前来,确认是樊哲祥将军的笔迹。他们介绍:当时正值肃反,部队少有的文化人,樊哲祥因段德昌事件牵连差点被误杀,是贺龙站出来呵斥阻止,如果把他都处决了,还有谁来给我们写标语、刻油印!才有樊哲祥将军留下这珍贵的文物。
三
2018年秋,重庆日报首席记者彭瑜来重走信仰之路后写出“一句大白话,胜过千条枪”文章,中国军网、人民网等多家转载后,在巫溪率先在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亮相。
短短直白的红军标语,最直接地回答了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等重大问题,最朴素地提出了党“两个不愁和三大保障”问题的早期探索,最真切地展现了我党历史上**的初心和使命。
我是谁?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人民子弟兵;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在抛头颅、洒热血,勇敢作战,履行职责;为了谁?为了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穷人,一切为了人民;依靠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切依靠人民;服务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服务人民。
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那时前有反动武装的偷袭,后有国民党的尾追,天上有敌机的扫射,虽然红军面临的缺吃少穿的困难,但看见群众大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提出要解决其粮食和衣服有吃有穿的关键问题,达到“吃不愁穿不愁”;同时,还要让其得到土地的生存保障、打倒土豪的政权保障、实现和平的安全保障“三大保障”,可以说是共产党和红军解决穷人“两不愁和三保障”的历史实践。
红军**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由害怕变成了认同,由抵触变成了热爱,成就了军民鱼水深情,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当地百姓张志纯创作的《十字红军歌》唱到:“一字一横长,红军美名扬;兵强马又壮,**打胜仗”“八字两边分,我们爱红军;打富又济贫,喜爱穷百姓”!红军标语既是保存在墙上,更深深铭刻在当地百姓心中。
四
当年红三军浴血奋战,用坚定的信仰之光,牢记红军朴素的标语内容,**共产党的初心使命,驱走了老百姓心中的疑云,唤醒了人民大众,照亮着前进的道路。
红军精神代代传。通城镇党委书记王兵介绍,红三军进入通城后,整个通城坝子都住满了红军,一条条山路首尾相接漫山遍野都是红军,于是这些路被老百姓称为“红路”,曾经这片还命名为红路乡,大兴村改叫长红村,还有通红街、红路小学等名称。
红三军历经风雪,在巫溪5天行军,风雪露宿,血洒荒野,公审土豪,除恶济民,经过7个乡镇,行程700里,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红军留下的一件旧棉袄、一把瓦酒壶、一盏桐油灯,一双乌木筷的物品,被人们珍藏着;一个卫生员、两幅好标语、五个袁大头、十字红军歌,被人们传颂着,军民鱼水情深。周边红路小学、通城中学等师生广泛开展“走红军路,承红军志,扬红军神”的活动,“我们走在红色路上,红军足迹在脚下闪光;拼搏中铸就理想信念,我们播种春天的希望。”作家彭子柱作词、赵四方作曲的《红路》歌曲,一幅标语激荡心中情热,一盏红灯传播着燎原星火,这条红路延伸到陕北,像根红线缝补着祖国。“新长征精神的代言人”红军后代邓玉平来红三军路考察后写到:“七千里路小长征,山高水长道艰辛。军部遗址忆旧事,红军标语凝人心”,并把这里红军歌曲和标语故事带到了上海唱讲。
为了纪念红三军小长征战略转移经巫溪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县委县府决定建设红三军小长征纪念园。2015年冬,重庆市委党研室徐塞声主任与巫溪县委常委熊莉、向其斌等领导执楸培土,为红三军小长征纪念广场奠基。而今,12.18米高红三军小长征纪念碑挺拔矗立,记载着红三军1932年12月18日在这里设立司令部和题写政治部标语的光荣历史。樊哲祥将军之子书法家樊小祥欣然为“红三军小长征纪念碑”题字,与樊哲祥将军所写的红三军政治部标语交相辉映,让父子的墨宝、历史和现实在红路展现,还决定建设了设计红色屋顶的巴渝民宿接待游客。
五
走红路、思红军、赏红叶、住红屋。到红三军小长征纪念园这县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党史学习教育等基地,感悟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已经成为当地人的精神追求。
近年,来红三军小长征纪念园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已超10万人次,重庆三峡博物馆、西南大学、市消防总队、泰安人社局等上千个县外单位都来这里打卡。罗瑞卿大将之子罗箭少将等前来巫溪走红军路,岁年事已高却兴奋不已。陈赓大将之女陈知进、彭绍辉上将之儿彭志强、张南生中将之子张雁之等,又不远千里来巫溪走上红路征程,瞻仰红三军司令部暨政治部标语遗址。
2018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来红路视察,后市人大主任张轩也前来视察,悉心指导。2021年6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与副市长郑向东等前往通城镇长红村,看见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墙上,“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的标语依旧醒目。唐良智认真察看革命文物保护情况,瞻仰革命先辈的足迹,追忆峥嵘岁月。强调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广大党员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今年夏,巫溪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忆百年党史、讲红色故事、学英烈精神”活动在通城镇红三军小长征纪念广场举行,县委书记唐德祥带四大家领导前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运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要求,学百年党史,传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党的宗旨。大家认真聆听《红三军在巫溪的故事》和红色革命歌曲《红路》,重温入党誓词,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要求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运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巫溪的红色资源充分运用好,把英烈精神大力传承好,让红色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凝聚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9月,刚到任的巫溪县委书记李卫东率队赴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通城镇。李卫东走进红三军司令部暨标语旧址,在瓦屋墙“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和粮食而战”标语处驻足凝视,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回顾红三军转战巫溪的艰辛历程,详细了解旧址的来历、感人事迹、保护工作等情况,对通城镇红色文物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李卫东指出,革命旧址是不可再生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要广泛收集史料,深挖精神内涵,加强保护利用,大力宣传推介,使其真正成为弘扬优秀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标语,铭刻初心;红军精神,千秋传承。供稿单位(巫溪县委党研室)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