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4/23 8:32:20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铛、铛、铛……”行走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依稀可听见彝家小院内传出小锤敲击银子的声音,还有三两妇女坐在村道树荫下,一边聊天,一边将各式各样的银饰配件分类整理。
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座凉山州远近闻名的彝族“银饰村”。该村有200多户村民从事银饰加工制作,产品以头饰、领饰、耳环、耳坠、手镯、戒指等六大类为主,销售至凉山各地以及成都、云南、贵州等地。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有彝族的地方,就能看到瓦曲村加工出来的银饰。”
图为瓦曲村银匠正在制作银饰。刘忠俊 摄
2017年12月,彝族银饰制作技艺被列入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3月,瓦曲彝族非遗手工银饰传统工艺工坊被授予国家级“非遗扶贫工坊”。代代传承、精益求精,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已经成为瓦曲村不可或缺的“灵魂”,更是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2016年,瓦曲村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融银、压条、拉丝、饰品制作、饰品清洗……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工序繁多,对眼力、手法等带来严格考验。因技艺高超而被称为“大师傅”的银匠威色车布子告诉记者,村里的孩子大多10来岁就开始向长辈学习手艺。“我从13岁开始做银饰,到现在已经做了32年。这是我们村一代代传下来的技艺。”
因为长期制作银饰,威色车布子的手有些粗糙,但十分灵活,2个多小时就能制作出一枚戒指。如今他经营着一家银饰店铺,打造出来的银饰十分受欢迎,甚至有顾客专门到他家等待,饰品一做好就立即买走。依靠这门手艺,威色车布子一年的收入能达到约30万元人民币。
随着各类机器的诞生,机械化生产的银饰大量进入市场。在威色车布子看来,这对于彝族银饰制作技艺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影响。“手工制作费时费力、成本也相对较高,有些年轻人都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了。”这位彝族银匠告诉记者,虽然机器能为制作带来便利,但传统技艺永远不会被机器淘汰,一些细节的东西是机器无法制造的。“先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我会一直做下去,并不断尝试创新。”
图为瓦曲村银匠正在制作银饰。刘忠俊 摄
“我们村的银饰制作大户年收入达几十万元,兼职做的一年也有3万元至5万元的收入。”瓦曲村村支书曲木古坡介绍,村里根据“支部+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成立了银饰加工专合社,整合全村银饰加工资源大力发展银饰产业,助村民脱贫致富。“下一步,村子计划打造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把彝族银饰卖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传统技艺。”(作者 岳依桐 汤雁)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