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3 8:40:52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编者按:无论面对台风还是疫情,新华日报 交汇点记者焦贤颖,凭借敏感的“用户意识”,坚持用新媒体形式,把真实鲜活、准确客观的新闻传递给受众;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乐文婉,战胜恐惧、勇敢冲锋,从“风暴中心”发出一篇篇中国抗疫实况报道,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作为融媒时代的新媒体记者,她们在一个又一个考验中锤炼了本领,收获了成长,也坚定了初心,在**使命中书写时代答卷。
新华日报 交汇点记者焦贤颖:
想用户所想,随时走进“新闻眼”
用户想知道的,媒体要第一时间精准送达;用户想不到的,媒体要替用户想到,甚至想得更深更远。
新时代的记者永远奔跑在广袤的大地之上,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笔墨留给群众,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让好故事、好新闻广为传播。这就是我的新闻座右铭。
作为一名新媒体记者,我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在深入基层采访、挖掘生动故事、报道新闻事件中不断成长。同时,我也深刻地意识到,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增强“四力”,更要有“用户意识”。顺应融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规律,让中国声音走得越远,传得越响。一次突发新闻事件报道让我对此深有体会。
2019年8月9日,年度最强台风“利奇马”即将登陆我国,并逐渐向江苏靠近。我和同事得知后,根据台风行进的方向,发现“利奇马”将从苏州进入江苏,于是立即出发前往苏州。包括记者、编辑、摄像、剪辑和美编等数十人共同投入这次报道,就用户最关心的话题开始准备工作,每个人都严阵以待。
第二天一早,我们冒着大风大雨,直奔苏州的地标——金鸡湖畔,首先用短视频新闻的方式,向用户直观展现了受台风影响的苏州。与此同时,图文滚动、创意海报、天气预报等一条条更新出现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获得了用户的广泛关注。当天下午,我们的融媒体报道达到了最高潮。我和同事逆着台风登陆的方向,来到了苏州市光福镇渔港村,在太湖畔为读者带来了一场现场直播。
在直播之前,我心里是一团乱麻,完全没有头绪。在赶去现场的路上,我一边平复紧张的心情,一边迅速地浏览了我们上午发布的滚动新闻,重点关注了用户的点赞、评论和分享,同时也留意了其他媒体和社交平台上,用户都在关心“利奇马”的哪些方面。通过了解用户需求,我立即调整状态,梳理思路,随后拿起话筒,对着镜头在风雨大作的太湖边开始直播。
“利奇马”的威力是不去现场想象不到的。浪一阵阵地打向停靠在港内的渔船,有几个浪甚至快打到桅杆顶了。在太湖边,我即使倒着前行也觉得难以迈步,说话都不利索,不停调整被风雨打断的直播节奏,摄像师的镜头更是屡屡被雨水打湿。一场直播下来,我早已浑身湿透,但内心十分满足。
2019年8月10日,在太湖边结束直播后,新华日报 交汇点记者焦贤颖(右一)和同事们合影。
作为记者,在新闻现场说出来的话和坐在家中说出来的话完全不同,很荣幸能有机会把我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送到用户手里,让鲜活、有价值的新闻成为用户所想、所需和所得。
在融媒体的生产方式下,用户想知道的,媒体要第一时间精准送达;用户想不到的,媒体要替用户想到,甚至想得更深更远。这一方面,在今年的抗疫报道中尤为突出。
2020年7月1日,新华日报 交汇点记者焦贤颖(左)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上直播。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新闻人尽锐出征,全力参战。我也积极投身其中,做出了一大批图文报道、短视频新闻、科普组图、防疫H5等产品,力求将最新的动态、最准确的数据和最科学的防疫指南等传递给公众,温暖人心,凝聚力量。
在此期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采访“致敬江苏援鄂白衣勇士”书画赠送活动。1402位江苏艺术家倾情创作了3000多幅艺术作品,捐赠给江苏援鄂白衣勇士。在我的笔下和镜头里,文艺“苏军”以艺抗疫,用笔墨鼓舞斗志。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京新告诉我,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正是来自新闻报道。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经过艺术加工跃然纸上,最后成为艺术作品又送给白衣勇士,记者在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多写一篇文字,多拍一段影像,就是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2月21日,新华日报 交汇点记者焦贤颖(前排左二)在向战疫医院赠送书画作品仪式现场采访。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我们应该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紧跟用户需求,继续深入基层,贴近生活,倾听群众呼声,走进“新闻眼”。让即时、精准、客观的新闻成为群众所需,让真实、生动、鲜活的故事成为舆论的主角。这是新时代赋予记者的使命,也是记者要交给新时代的答卷。
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乐文婉: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也要接地气
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就能跨越民族与国界引发共情。
作为新华社湖北分社的对外报道记者,我始终牢记传播中国实况、讲好中国故事的初心,在**“四力”、深入基层采写地方新闻的路上步履不停。“初心不忘,步履不停”就是我的新闻座右铭。
一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围绕海外关注的话题,到现场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能跨越民族与国界引发共情。同时,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利用海外社交平台,能让更多海外受众直接听到中国声音。
面对举世关注的未知病毒,去冬今春,我与同事们一直奋战在新冠疫情防控和救治的一个个现场——“两山”医院、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社区、超市、垃圾焚烧厂等,及时用多语种、多媒体形式向世界报道武汉的抗疫动态与感人瞬间。
2020年2月23日,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乐文婉(右)在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采访援助湖北的汶川护士佘沙。
除夕夜的武汉,雨雪满天。在火神山医院的工地上,数百台挖掘机、推土机、卡车往来不停。许多工人原本已回到老家,为帮助武汉抗疫又逆行回来。在工地上,几口匆匆扒完盒饭,就算是吃过年夜饭。这样的场面让我震撼不已。
十天建成一座医院,在人们看来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一线采访的我们知道,这样的奇迹背后是上千名工人风餐露宿、分班次24小时不间断施工,是全国医护人员的紧急驰援,是各地工厂的加班赶制、运送建材……我们在完成文字稿的同时,制作了英文视频《How can China build a hospital in 10 days?》(《中国如何在10天内建成一家医院?》)。寓理于事,情理交融,这条视频让海外受众看到了我国政治制度广泛深入的组织动员能力与全民抗疫的民族凝聚力,海外社交媒体浏览量突破千万,无数网友转评赞,表达对中国抗疫壮举的赞叹。
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在汉外籍群体也是我们疫情防控报道的对象。
今年上半年,我与同事们采访了数十位留守武汉的外籍人士,完成了vlog、短视频、文字稿等系列报道。其中,54岁的法国志愿者弗雷德里克·多梅克让我印象深刻。他放弃登上离开武汉的班机,加入志愿车队,为医院与社区运输物资。我与同事跟拍多梅克一天的工作,通过他的讲述向海外介绍武汉社区物资保障、各方力量参与防控救援等情况,并请他作出评价。
2020年3月3日,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乐文婉(左)采访法国志愿者福雷德里克 多梅克。
有海外网友在看了这则报道后留言说:“当我看到这条视频,我为我是法国人感到骄傲!希望中国和欧洲很快能康复!我们需要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的经验!”通过一个个与多梅克一样留守武汉的外籍人士的故事,我们讲述了武汉的防疫举措与效果,也向外界传递了决战决胜之地中外携手、共度时艰的温情。
疫情期间,我曾因心理压力与高强度工作出现低烧症状,一度担心自己感染病毒。但在团队同事的关心照顾下,在忘我奉献的各种凡人英雄的感召下,在海内外读者的留言鼓励下,我很快抑制感冒症状,逐渐战胜恐惧,在做好自我防护措施的同时,再次勇敢冲锋向前。我知道,自己从“风暴中心”发出的每一篇实况报道都将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战凝聚更多正能量,并向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入职以来,基于海外受众的兴趣与需求点,我踏足湖北12个地市州的数十个县区,挖掘报道了脱贫攻坚、防疫防汛、生态环保、文体生活等系列作品,在一个又一个的考验中锤炼了本领,收获了成长,也坚定了初心。
2020年7月3日,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乐文婉(左)在三峡大坝前出镜介绍大坝蓄洪情况。
本领能力绝非天生,靠的是持之以恒地在实践中练就;增强“四力”也非一蹴而就,靠的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只有牢记初心使命、深入基层实际、不断**“四力”、不懈开拓创新,才能成为过硬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任务。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