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4/24 9:41:37 来源:重庆文艺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又逢“4•23世界读书日”,22日,湖广会馆渝州书院讲坛首次面向读者,正式开讲。由渝中母城文化公司、渝中区图书馆、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举办的《带你走进重庆湖广会馆》现场讲座,特邀请著名历史文化学者、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总协调人何智亚,给大家讲述会馆的前世今生,带大家去寻踪那些曾经鲜为人知的往事。
作为一位参与重庆湖广会馆抢救、保护、修复、开放全过程的经历者、见证者、建设者,何智亚以鲜活精彩的案例,从重庆湖广会馆过去是什么模样、湖广会馆的命运历经了哪些波折、为什么要抢救保护修复湖广会馆、湖广会馆保护修复工程过程有什么值得回顾和学习的地方、湖广会馆对重庆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入手,分别从重庆湖广会馆保护及修复前期工作,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打造古建筑修复精品;《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重庆移民文化和湖广会馆修复的历史记载等四个方面,带听众走进湖广会馆,解读湖广会馆,讲述湖广会馆的故事,了解湖广会馆的过去和现在。
会馆的保护及修复
重庆湖广会馆的整个修复过程,可谓是历经坎坷,也折射了渝中母城文化保护传承的一个片段。1986年,重庆市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湮没在东水门正街的湖广会馆建筑群。那时重庆湖广会馆内部和周边居住了340多户居民和十几家单位,存在着建筑结构简陋,电气线路老化,乱搭乱建,无消防水源,火灾隐患严重,居住人口复杂等问题。
多年来,湖广会馆几次与建设破坏擦肩而过。由于社会的关注、专家的进言、舆论的呼吁,文物、规划等部门的坚持,各级领导的重视,十几年来,湖广会馆几次与厄运擦肩而过,最终才能较为完整地保留到正式修复工程建设的那一天。
1998年8月,市政府批准成立“渝中区两江沿线开发整治开发办公室”(简称“两江办”),任命渝中区常务副区长何智亚兼任办公室主任。两江办成立后,立即开展了对两江沿线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并将对湖广会馆的前期调查列入重要工作内容。1999年3月,市文化局委托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开展湖广会馆建筑群测绘。经一个多月努力工作,完成了对核心区建筑布局、古建筑形体、内部构件、木质雕刻的原样测量与绘图。
从1999年到2003年,渝中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市政府和高层领导的关心支持;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国外友人、专家学者对保护修复湖广会馆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呼吁。
打造古建修复精品
2003年12月28日,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举行开工典礼。
与此同时,建立了高效、严密的组织指挥机构和运行机制。成立“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由何智亚作为重庆湖广会馆抢救、拆迁、修复、建设项目的总协调人。
为了打造全国古建筑修复精品,在修复工程两年多时间里,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考察湖广会馆,对湖广会馆阶段性保护修复工程,移民文化研究,博物馆展陈等提出专家咨询建议。作为项目总协调人,何智亚先后100多次到现场,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会同建筑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跟审等单位,现场研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
在何智亚眼里,齐安公所无疑是湖广会馆建筑群中最出彩的艺术精品。齐安公所始建于清代嘉庆八年(1803年),是湖广会馆建筑群中形态最丰富,保留最完整的一处会馆建筑。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管理司司长参观了齐安公所戏楼后大为称赞,称是他见过的中国最漂亮的戏楼。
重庆湖广会馆开馆之后,何智亚根据自己的深入实践和研究,撰写了25万字的《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专著,于2006年4月正式出版。该著作以丰富的资料,描述了清代重庆以“湖广填四川”为代表的移民史、会馆史,展示了古建筑修复的理念原则、技术方法。该书广泛引用正史、族谱、档案、文献,并有作者实地踏勘考察所得资料,组织、参与工程的切身体会和收集、拍摄的珍贵照片。
何智亚表示,重庆湖广会馆建筑群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它见证了移民创造的辉煌与光荣,显现了我们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和海纳百川的气魄,同时也成为我们了解、研究重庆移民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回顾重庆湖广会馆抢救、保护、修复、开放的历史和过程,我们更应该尊重历史,保护文物,传承文脉,彰显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
讲座进入尾声时,当年的亲历者何智亚感慨地说,湖广会馆抢救、保护、修复过程,体现了重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市民和建设者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尊重、热爱、贡献和文化自觉。在此,向参与、关心湖广会馆抢救、保护、修复的建设者和市民致敬。(夏小萍)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