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3/27 7:35:02 来源:董新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新文网讯(董新有 文化旅游部)电:3月15日,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降为三级。3月18日起,该省解除封闭式管理,优化小区村庄疫情管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安徽文旅行业也开始复苏。
近期,安徽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在保障游客和文旅从业人员安全健康前提下,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原则,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全省文旅经济恢复良性发展。
帮助企业纾困
疫情的发生使文旅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帮助省内文旅企业渡过难关。
3月4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国人民银行合肥市中心支行联合印发了《关于用好货币政策工具 做好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推出优惠性政策、清单式服务,为文旅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打开绿色通道。为进一步将该项工作做细做实,3月6日,上述两单位举办金融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对接会。会议当日即有8家银行与文旅企业现场签订贷款协议,多家文旅企业、协会与银行充分沟通,就下一步深入合作达成了意向。
此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了《关于指导全省文化和旅游企业切实用好疫情防控支持政策推动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导文旅企业用好财政金融、社保稳岗、税费减免缓交等各项政策;印发《关于恢复文化和旅游产业活力 激发市场消费潜力的若干措施》,从加强宣传指导、推动扶持政策落地,打造多元产品、丰富消费新业态,实施智慧赋能、开拓消费新空间,推进项目建设、夯实消费新供给等方面,提出相关支持措施。
“为全力帮助旅行社有序恢复生产经营,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迅速落实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工作,按照要求确定专人专班,建立工作台账,主动加强与各银行联络,为旅行社提供服务。”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靖介绍,这项工作已全部完成,累计向1135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1.79亿元。
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副主任蒋海萍教授认为:“暂退质保金对于广大旅游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具有一定帮助,特别是对中小旅行社企业帮助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存压力,为其恢复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有序复工复产
2月21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复工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认真做好复工复产准备,制定周密复工方案,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以安全服务发展、保障发展、促进发展。
3月21日,由黄山市和宣城市绩溪县共同举办的“大徽州 串门游”主题活动拉开帷幕,两地33处已恢复开放的景区点在4月3日前对两地市民免票。其中,黄山风景区已于2月21日恢复开放,并于3月18日起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每天开放时间由前期的8∶00提早至6∶20,闭园时间由16∶00延迟至17∶30,景区日最大承载量从1万人次提高到2万人次。黄山风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副总经理孙健介绍,景区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本月中旬以来,换乘中心累计运送进山游客超过6000人次,比上旬增加了3倍左右。
2月23日起,池州市各地景区陆续发布对外开放公告,并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目前,池州市所有A级景区全部恢复对外开放。其中,九华山风景区自2月23日起开放,每日接待游客不超过1万人次。游客需实名预约,进入景区需佩戴口罩,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健康登记等工作。
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已于2月24日恢复开放,主峰景区每日接待游客不超过5000人次,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每小时接待游客不超过100人次。天柱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景区划定了开放范围,并实施网上实名购票和线下扫码非接触式购票。进入主峰景区游客一律从茶庄游客服务中心统一换乘,并在进入游客服务中心前出示网上支付凭证、配合进行体温检测。游客入住景区酒店提倡一人一间房。
目前,各地正按照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部署,分期、分批、有序做好文化旅游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推动产业发展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围绕政策实施以及业态发展等在全行业开展网络大培训,帮助文旅企业“应知尽指、应享尽享”。“参加培训后,对于相关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训对提高我们适应现代文化旅游发展能力、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很有帮助。”有关企业代表说。
为推动疫后文旅市场复苏,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开展多项工作,包括抓紧策划营销宣传方案、制定文旅企业稳定发展举措、创新文化和旅游产品等。
目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加紧储备文旅产品,按照“先周边再外地、先近程后远程”的旅游市场恢复特点,谋划一批一日游、周边游、乡村游、亲情游等线路和产品;重点围绕重要节假日,策划一批避暑、疗养、休闲、度假产品。同时,组织景区等进行线上门票预约、产品预售等;谋划“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百家媒体旅游推介”等活动,待疫情解除后推出。加强与安徽省入境游主要客源地旅行商联系,通过广告投放、网络宣传等形式开展促销。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还计划将乡村旅游与推动农民就业、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指导各地依托丰富的自然山水、古村古镇等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民宿、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等;与美好乡村建设等结合,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和休闲旅游示范点,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引导群众开展旅游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审核:薛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