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重庆綦江:强基固本守正创新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

时间:2025/1/8 20:35:53  来源:新文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重庆綦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以下简称“綦江区农委”)在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中,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綦江实践,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路、水、电、通讯、物流“五网”建设,加强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乡村面貌获得显著改善。

綦江“第四届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总决赛”会场。

綦江区坚持科学统筹、精准施策,结合区位优势、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民族风情、产业特点等村情实际,“一村一策”制定发展策略,为村庄规划“量体裁衣”,既注重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基础设施的优化提升,又下足“绣花”功夫,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在綦江和美乡村的画卷上展现本土味、民族风、乡愁韵。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准群众需求,加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打造“到綦江如来如愿”的和美乡村蓝图。

目前,该区已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永城镇中华村、三角镇中坝村),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8个(永城镇、安稳镇、古南街道两路村、扶欢镇高滩村、石壕镇万隆村、三角镇中坝村、永新镇石坪村、石角镇新农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横山镇)、示范村2个(永城镇中华村、古南街道花坝村);市级巴渝和美乡村3个(石壕镇石泉村、隆盛镇振兴村、三角镇红岩村)。

郭扶镇高青篾编非遗技艺传承地。

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特色绘就和美乡村建设蓝图

綦江区遵循“先行驱动、示范联动、全面推动”原则,锚定“创一个成一个”的目标,聚焦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参与度、群众满意度四大核心维度,因地制宜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横山镇以原色田园、原味乡村、原生民居为创建主线,竭力打造山水交融、贡米飘香、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云上稻乡·和美天台”乡村田园综合体。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积极搭建村企联建互助平台,努力将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经营等现代生产要素引进村。2024年,成功引进“天台云端民宿”“中药材种植”等业主到村投资发展,盘活了农户闲置房屋,为村民提供了劳务用工及收入。同时,还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支持、全民推动的人居环境整治格局,做到地面净、水池清、道路畅、空气新、环境美。

郭扶镇结合村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特点,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引入现代生活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和美乡村全景式美丽新图景。作为荣获“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高庙村,充分利用丰富业态、区位优势,凭借北纬29°康旅示范小镇项目等项目的发展优势,紧抓 “旅游+”融合,加快特色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力助推生态经济融合发展,实现高庙“富足美”。

该镇还加强“高青篾编非遗技艺”的保护,发挥“区级高青篾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秀伦”的精湛技艺引领作用,带动乡亲们致富,让更多篾匠走上“靠手艺吃饭”的道路。

石角镇坚持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统筹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开展了农旅融合等项目。新农村立足本地海拔、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依托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持续完成环湖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等配套农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时,盘活荒地建成标准化茶园,利用闲置房屋建成标准化制茶车间,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实现了从“农村”到“景区”“茶叶”到“产业”的嬗变,逐步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近年来该地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重庆市第三批美丽宜居乡村” “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乡镇干部与村民在三角镇中坝村基层科普阵地交流。

创新发展为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筑巢引凤”

綦江区农委和各乡镇加强走访及听取民意,广泛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各项事务决策和管理,拓宽吸纳人才的渠道,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加强示范创建工作,深度挖掘镇、村、院落资源、文化禀赋特色,突出亮点,形成创建主题,做到思路清、措施准、效果好;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围绕主题推进,聚焦优势让创建事半功倍。

目前,以突出创建“康养秘境和美高庙”的郭扶镇高庙村、依托贡米、风景资源主题为“云上稻香和美天台”的横山镇天台村;赶水镇石房村、石角镇新农村、永新镇云品村的“幸福萝卜和美石房”“茶香四季和美新农”“花果之乡和美云品”产业,东溪镇永乐村的“古韵东溪盛世永乐”历史人文主题,古南街道花坝村、篆塘镇珠滩村的“奇妙村落綦彩花坝”“水乡篆塘和美珠滩”休闲娱乐主题等分类差异化推进的巴渝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已渐显成效。

据悉,在“第四届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总决赛”期间,来自116所院校的学生以綦江区东溪镇、赶水镇、三角镇、石壕镇和武隆区沧沟乡为赛点,深入地了解到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大赛产生的创意方案得到领导专家们的好评,也展现出了綦江区近年来为吸纳各界人士参与乡村建设、创业和创新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三角镇组建“瀛山之声”宣讲队伍开展院坝会,贴近村民宣讲政策方针,听取民情民意和群众诉求,解决并改善民生实事;支持本地产业和行业商协会发展,回引本土人才,凝聚干群合力,动员群众参与“我的家乡我建设”行动,探索出了一条和美乡村惠农、农旅融合强农、直播电商富农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红岩村和中坝村等村社吸引了一批年轻大学生村干部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方法,让村民们实实在在体验到新时代的新农村新气象。通过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并激发年轻人创新创造活力的举措,就是希望村里能留住年轻人,将来还需要年轻人回来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幸福家园。”三角镇相关负责人讲到。(图文/王阅春)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