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承 | 滚动 | 专题 | 特稿 | 头条 | 热点 | 人物 | 资讯 | 娱乐 | 传媒 | 教育 | 书画 | 房产 | 旅游 | 地方 | 健康 | 民生 | 公益 | 汽车 | 红色

【老关小爱红色传承】曾经的雷锋班班长以精神传承把自己活成“雷锋”

时间:2025/3/25 22:19:36  来源:成都关工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月,成都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曾树林的宣讲邀约越来越多。作为雷锋班第八任班长,他多年坚持宣讲雷锋精神的形象深入人心,从成都市内的街道、社区到青岛黄海学院,他近段时间的行程几乎排满了。“每年三月我们开始讲雷锋精神,这是最火热的时间段。”曾树林提出疑问:“然而过了这个点,大家是不是就‘遗忘’了?”

“什么是雷锋精神?就是讲雷锋故事,讲雷锋精神的由来、形成与发展,起到一个传承的作用。就算我们这代人不在了,下一代人也能传承下去。”比起宣讲,曾树林更希望雷锋精神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中。比如,他希望大家不要“躺平”,因为“雷锋在16岁的时候写下愿望,他要拿起枪保卫祖国,做人类的英雄。从那以后,他一直按照这个目标来要求自己,从未懈怠。”这种精神延伸到如今的孩子身上,就是一种“坚持”和“努力”,鼓励大家树立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有些孩子稍微遇到点挫折就退缩了,雷锋却在22岁那年达到了目标,他成了人民的英雄。”

曾树林觉得现在的孩子是“喝着蜜糖水长大的一代”。时代的鸿沟无法跨越,和他们交流雷锋精神,更要注意分寸和他们的年龄段。“和小学生交流,我更注重故事性。”曾树林收集了很多雷锋相关的照片,每一张照片的出处和背后故事,他都倒背如流,小学生很喜欢听这些故事,总是追问个不停。和大学生交流,曾树林则更注重雷锋精神的理论研究和传承。虽然,他也曾被问过“你自己是如何传承雷锋精神的”“你平时有按照雷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吗”之类尖锐的问题,但他娓娓道来的演讲,总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聆听。

除了宣讲,曾树林认为雷锋精神更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他曾带着自己20岁的孙子参加过不少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净化小区环境、去大街上收拾垃圾……但是多次活动下来,孙子的意愿不高,只当是“必须做的事情”。直到有一次,他们到了街道一户孤寡老人家中慰问,孙子亲眼看到了老人困难的家庭状况,觉得不可思议。他问道:“现在还有这么困难的家庭?”他看着自己的爷爷一次次组织爱心捐款捐物,帮助老人度过寒冬。后来,他开始关注学校的困难学生⋯⋯之前参加过的一次次爱心活动,终于在这个青年人的心中落地。

从那以后,他主动多次陪着曾树林参与爱心活动,将自己省下的零花钱捐献出去。

“‘学雷锋’和‘做雷锋’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通过讲故事来播撒种子。如果不讲,孩子们就不知道雷锋;如果不学习,他们就不知道怎么成为雷锋。”曾树林说。

主编:薛钦泽

审核:薛成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关注新文网

  • 新文网编辑
    薛成毅

热点新闻


业务指导:中宣部老干部局书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支持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有新文网水印的稿件,版权均属新文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新文网”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投稿邮箱:china_xww@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新文网版权所有,是带有新文网LOGO水印文章
Copyright 2019 https://www.xwwnews.cn/